手机扫码访问
手机扫码访问
日期:2025-03-13 20:17:37浏览量:
转折始于2018年。在高速扩张之后★,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及粮油加工产能过剩★,东方集团业绩不断下滑。财报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018年的6.56亿元骤降至2020年的2.40亿元,随后又连年★“巨亏★”,2021年至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9亿元、-9.96亿元★、-15.57亿元★,累计亏损42.72亿元。
同时,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东方集团还有股东12.9万户。公司去年三季报的前十大股东之中★,还不乏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92.33 万股,持股比例为0★.30%)、华夏基金(通过华夏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624.63 万股,持股比例为0.44%)等大型机构★。
2024年6月18日★,东方集团还提交了一份《关于公司及子公司在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存款大额提取受限暨风险提示公告》。公告指出,因关联方东方财务公司流动性暂时趋紧★,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在东方财务公司存款出现大额提取受限情形★。
★“股民的投资损失是债权,排位是比较靠后的,而且这种债权(经法院判决)是无抵押无担保的债权。★”宋一欣说道。
2024年6月20日★,证监会对东方集团立案调查★,揭开了这家老牌上市公司可能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序幕★。
由于“被立案调查且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东方集团的重整计划★“泡汤”★,还面临无法按期归还6★.29亿元募集资金的情形。
截至2024年9月底★,东方集团的负债合计约为192.33亿元★,公司资产总计约为357.81亿元★。
“不同于以往单纯财务类指标退市,重大违法退市是触及底线的‘红牌罚下★’,根据原标准,财务造假连续两年以上,合计金额超5亿元,造假比例超过50%,会构成重大财务造假。”华南一名中型券商资深投行人士对记者指出。
截至2024年6月17日,东方集团及子公司在东方财务公司存款余额16.40亿元、贷款余额6.66亿元。随后,张宏伟发函承诺,将在未来3—6个月内化解东方财务公司流动性资金不足问题★。但截至目前该承诺并未履行★。
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东方集团已多次通过质押股权、出售资产等方式筹措资金★,但仍未缓解债务压力。
在连续四年重大财务造假被证监会通报后,东方集团(600811★.SH)随后迎来了连续7个交易日的一字跌停。3月12日★,东方集团再度以跌停价开盘★,随后被涌入的买盘快速拉升至涨停板,最新股价1.13元/股★。
不过,截至本报记者发稿时,该传闻尚未获得确认★,记者多次拨打东方集团证券部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东方集团于1994年登陆上交所★,其创始人张宏伟以建筑工程起家★,通过粮油贸易积累第一桶金★,随后通过并购民生银行股权、投资港口及地产业务快速扩张,曾以“东北首富”之名登上过《福布斯》富豪榜★。
2025年2月28日,证监会发布信息称,东方集团披露的2020年至2023年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该案目前正在调查过程中★,证监会将尽快查明违法事实,依法严肃处理。
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一欣律师向记者介绍★,2024年6月19日前买入东方集团股票或债券等证券市场公开发行产品★,并在2024年6月19日及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受损投资者★,可以办理索赔登记。
2025年初,东方集团挪用6.29亿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违规行为也浮出水面——据公告,东方集团于2024年3月6日使用6.29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由于公司流动资金紧张,公司预计无法按期将上述募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有市场传闻称,东方集团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虚构交易网络、设立空壳公司伪造农业大宗商品购销合同等手段,虚增营收超200亿元,净利润虚增幅度达300%。
其间★,债权人黑龙江东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曾提出对其破产重整的申请,但证监会调查的推进使得重整价值基础崩塌。
宋一欣表示,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以诉讼索赔★,但集体诉讼索赔时间一般不会太短★,大概一年到两年。
这家成立于1989年的老牌企业,曾是黑龙江省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头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光环,风光无限★。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指出,存在退市风险的企业不符合重整条件,这意味着东方集团失去通过司法程序纾困的最后机会★。
顷刻间★,不仅12.9万户股民惨被“埋★”,与东方集团及其子公司有借贷往来的民生银行、招商银行、龙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或也被牵连。
去年4月,上交所修订《股票上市规则》★,进一步收紧两年造假情形,新增1年严重造假、3年连续造假情形。不过,涉及2020-2024年度的虚假记载,仍然适用原标准,即“虚假记载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合计金额的50%”★。
根据最新披露,东方集团及子公司在招商银行、龙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到期未偿还本金合计已超17亿元★。这也意味着,目前东方集团及子公司至少有近百亿元金融机构借款待还★。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阶段性调查进展情况,现已初步查明★,东方集团披露的2020年至2023年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此前,东方集团及关联公司曾在民生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贷款,截至2024年6月底,东方集团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约74亿元★。